如果你还认为美元的霸权是不可撼动的,那可能需要重新审视一下了。股神巴菲特,这位投资界的传奇人物,94岁高龄时,在他最后一次股东大会上股票配资理财,不仅宣布年底退休,还丢下了一颗“经济震撼弹”。他直言不讳地警告美元的最终结局,并对美国的财政政策和关税策略进行了尖锐批评。
更令人震惊的是,他用实际行动为伯克希尔哈撒韦的未来铺设了一条完全不同的道路——转向东方,押注多元化货币与新能源。这场演讲,不仅是巴菲特投资生涯的总结,更像是当代经济的启示录。接下来,我们就来拆解这位老人的“最后一课”,看看他是如何解剖美国经济现状以及全球货币格局的。
一、巴菲特的警告:美元霸权一脚踏空?
巴菲特的这次警告可不只是随便吓唬人。他在股东大会上直言,美国财政政策正在走向“自我毁灭”,而美元的国际储备货币地位也面临被侵蚀的风险。2025年4月,美元指数已经跌至三年来的最低点,美国财政赤字连续五年突破2万亿美元。
更触目惊心的是,美国国债规模突破了40万亿美元,利息支出占联邦预算的比例超过了15%。巴菲特毫不客气地指出,这种“寅吃卯粮”的经济模式正在动摇美元的根基。
他提出了一组数据,全球外汇储备中美元的占比已从十年前的68%下降到如今的58%。而这些数字背后,是更深层次的问题:无节制的货币发行和财政失控让美元逐渐丧失了全球信任。巴菲特用“下地狱”来形容这种货币走向,这话听着有些夸张,但细思极恐。
在他看来,当货币发行失去纪律,最终只会变成一场灾难。
为了应对美元可能的剧烈波动,伯克希尔哈撒韦已经采取行动。2024年的财报显示,公司增持了超过300亿美元的日元债券和欧元资产,并首次将人民币纳入储备货币。这种布局,既是对美国经济风险的提前预警,也是一种对多元化投资的战略转移。
二、贸易战“开倒车”?巴菲特罕见批评特朗普
巴菲特这次还罕见地对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进行了公开批评。他用一句形象的比喻——“用关税当武器,就像往自家客厅扔手雷”,直指关税政策的反噬效应。数据显示,2024年美国对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的平均税率达到了19%,直接导致国内消费者每年多支出逾4000亿美元。
而全球贸易额同比萎缩了3.7%,创下了2009年以来的最大跌幅。
更让巴菲特忧虑的是,贸易保护主义正在破坏全球化分工,导致供应链重新塑造。苹果公司将15%的iPhone产能转移至印度,特斯拉削减了上海工厂的产能30%,沃尔玛也将30%的采购订单转向墨西哥。这些调整不仅对美国企业利润造成了冲击,还加剧了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。
巴菲特用尖锐的数据揭示了这种政策的后果:中国持有的美债规模从2018年的1.2万亿美元骤降至2025年的6800亿美元,日本也将美债持仓占比从18%调至12%。传统盟友的“用脚投票”,让美国在国际经济中的孤立主义代价变得愈发明显。
三、伯克希尔的“东方押注”:巴菲特的最后布局
如果说巴菲特的批评让人惊讶,他对伯克希尔的未来布局更是让人眼前一亮。在宣布退休的同时,他也明确了公司未来的战略方向——从传统保险、铁路等“旧经济”支柱,转向新能源和科技投资。
2024年,伯克希尔向核聚变初创公司Helion注资30亿美元,并收购了欧洲最大充电桩运营商IONITY 21%的股权。与此同时,公司还设立了新加坡亚洲投资中心,重点布局东南亚基建和新能源项目。这种“东方押注”不仅是对美元体系裂痕的提前预警,更是一种全球化视野下的战略转移。
此外,伯克希尔还进行了大规模的资产调整。2024年,公司套现了1340亿美元,其中包括削减苹果持仓至18%、清空富国银行等金融股。同期,公司向半导体企业美光科技投资70亿美元,并收购了日本三菱重工15%的股份。
这些动作,既不是恐慌性撤退,也不是简单的抄底,而是一种结构性调整,为后美元时代做好准备。
四、巴菲特的退休:一场经济启示录
股东大会尾声,巴菲特宣布年底正式退休,由副董事长格雷格·阿贝尔接任。阿贝尔此前主管伯克希尔能源业务,曾用十年时间将可再生能源占比从12%提升至47%。他的上任,释放了一个强烈信号:伯克希尔将全面转向新能源和科技投资。
巴菲特在告别演讲中还提出了一条忠告,“永远不要和美联储对赌,但也别把全部筹码押在美元上。”他个人的持股将全部捐赠给慈善基金,兑现了“不带一块钱进坟墓”的承诺。
这位老人,用半个世纪诠释了“价值投资”的真谛,而他的“最后一课”,更像是为全球经济敲响了警钟。旧秩序正在动摇,而谁能成为新灯塔,这个问题留给了下一代去回答。
结语
巴菲特的退休不仅是一个时代的结束,更是一个新的开始。他用最后一次股东大会的演讲,展现了一个94岁老人对全球经济的深刻洞察。无论是对美元的警告,还是对伯克希尔未来的布局,都值得我们深思。
或许,正如他所说,“没有永恒的霸权,只有永恒的周期。”那么,读者朋友们,你怎么看待巴菲特的这场“最后一课”?你认为美元的霸权真的会终结吗?
欢迎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股票配资理财。
同创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